4月22日是第56个天下地球日。40多名昌都藏族青少年学生在重庆开启成长之旅,走进重庆当然资源科普馆参不雅龙迹,探秘8亿年地球人命史。
\n刚走进科普馆大门,绿地上的恐龙模子一霎劝诱藏族青少年的眼力,最大的合川马门溪龙模子高约4米;科普馆一楼大厅,长24米、背高3.8米的马门溪龙化石站立在目下,这是重庆目前收复装架最长的恐龙化石之一。
\n藏族青少年参不雅恐龙化石。
\n类乌皆镇第一小学11岁学生嘎松赤林告诉身边的同学,他们来到的是一个与恐龙有高度有关的城市,比起印刷在竹帛上的恐龙要威猛不少。
\n化石就像一种特有的翰墨,揭示出亿万年前的重庆地质信息:河湖遍布、丛林粘稠,是恐龙繁殖孳生的乐园。
\n“重庆为什么会有这样多恐龙印迹?”现场莳植员循循善诱,不休启迪藏族青少年们念念考。原本,重庆在地质历史上阅历了从深湖、浅湖到河流、湖泛盆地等环境的变化,这一时辰边幅仁和湿润,生态环境符合,为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开头。
\n藏族青少年走进重庆当然资源科普馆参不雅。
\n在参不雅经过中,一对双小眼睛紧盯着收复装架和展出的化石,瞳孔里跨越着邃古人命的光影。有的静静数着恐龙的颈椎骨,指尖在玻璃展柜上划出良好的指纹痕;有少年贴着岩层剖面不雅察恐龙脚迹的纹路,鼻尖确凿要际遇亿万年前的千里积缅想。
\n科普馆里的重庆恐龙化石散播图清晰,目前全市有29个区县发现了70余处恐龙化石,所处的地层期间从早侏罗世到晚白垩世。由此,重庆被不少古生物学者称为滋长在“恐龙背脊上的城市”。
\n在噶松赤林成长的西藏昌都,雷同有邃古时辰恐龙举止的印迹。古生物学家新近在昌都市冻多村的中侏罗统东大桥组地层中,挖掘出一处化石点,果然包含迄今适度群众所发现的最小蜥脚类恐龙脚迹。这些脚迹的长度在8.8厘米到15.5厘米之间不等,经飘扬为副雷龙脚迹,标明这些脚迹可能由2米至3米的副雷龙所留。
\n“恐龙出目前三叠纪中晚期,恐龙化石除了骨骼这种实体化石外,还有脚迹、窠巢、觅食印迹、粪便等名胜化石。”现场莳植员说。
\n本日,藏族师生还走进重庆当然资源科普馆地质演化厅、人命演化厅、当然资源厅、室外恐龙主题区、室外地质岩石主题区等多个展区,了解重庆8亿年的地质与人命演化。
\n“以文化为纽带架起渝昌两地青少年的走动磋商和会的桥梁,让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牢牢抱在一齐。”重庆市盘算推算和当然资源局援藏干部、西藏昌都类乌皆县文旅局副局长黄文婷先容,但愿通过此次举止不错进一步指令西藏类乌皆县青少年建树“珍视当然 东谈主与当然妥洽共生”的理念,让孩子们进一步喜爱当然,探索天下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源开云kaiyun